【2022年新生军训系列讲座】 “急”时有方, “救”在身边

发布时间:2022-09-16 点击次数:10240

应急须有方,才能防患于未然。只有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方可应对生活中潜在的风险与挑战。为了强化应急救护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加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见义智为、勇敢担当的时代精神,8月16日下午,淮安市清江浦区红十字会杨森老师和他的团队在淮安高级实验中学报告厅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并为在场师生发放应急救护手册和急救包。校德育处蒋春山主任主持培训讲座。

此次讲座中,杨老师以溺水实例入手,深刻阐释应急救护的重要性,为进一步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演练进行搭桥,理论与实际融合,生活气息浓郁,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对应急救护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关切度。

首先,杨老师重点讲解心搏骤停的表现及生存链,强调救治成功率与心搏骤停时间关系紧密相关,时间就是生命,向同学们科普心脏复苏的原理及操作流程。杨老师和团队成员现场展示“救命神器”AED并科普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模拟展示,向师生学子强调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注意事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杨老师还为同学们展示气道异物梗阻的成因及表现,并与团队成员进行配合展示,通过人体模型演示、邀请学生代表等方法给学生们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如何自救与互救,师生互动融洽。最后,杨老师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实际操练,还原真实场景,提升现场应急救助能力,学生踊跃参与,气氛热烈。

蒋春山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本次的应急救护知识讲座,不仅是一堂生命安全课,更是一堂生命教育课。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专业精准的救护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刻实现自救,在突发情况可以奉献爱心,实现互救。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不再一味的无奈和等待,在危难来临时,能应对自如,让救助理念深入人心。

文字|孙静坤

图片|陈玉  姚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