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深耕课堂】浸润督导,研磨课堂

发布时间:2022-04-13 点击次数:10375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为强化常态课指导力度,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水平,2月28日-3月1日,淮安市教研专家领导莅临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育质量调研视导工作。

两天时间里专家领导们围绕“实在”、“深入”、“有效”进行针对性调研、诊断和悉心指导,查阅了年级汇报材料、 备课组工作计划、每位老师的教案、作业和听课笔记等,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了解了年级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专家领导们对各备课组进行了分头反馈,与学校领导进行集中反馈和交流。

督导进课堂,教研促提升。28日上午至1日上午,各学科教研员走进课堂,共听课37节,全方位了解淮高的教学常态情况,并与学科组各位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

语文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3810.jpg

        教研员结合最新的教育模式,对语文组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首先高度赞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对语文组整体进度一致以及导学案的推进等方面提出表扬;其次提出老师们要多进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而不仅是遵循传统。施秀山老师还提出,对课文的分析未必需要面面俱到,要相信学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只要给出合适的情境,学生就能给我们巨大的惊喜。

数学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4128.jpg

       教研员肯定了数学组的团队结构:薛林生老师以超高的教学水平引领着整个团队不断稳扎稳打地前行,王兢玲老师以优秀的课堂节奏把控力为两位年轻老师做足了榜样,年轻老师保证听一节课上一节课,虚心向学,认真努力。另外,督导员从目标导向、备课、作业、听课、自我提升这五个方面给予了中肯的建议。目标导向:重难点一定要突出;备课:在备课笔记上多体现一些构思与反思,保证自己对所授内容的充分了解;作业:强调作业格式、作业批改打分制、二次订正和面批的保证、家校协同等;听课:年轻老师应多学习老教师的语言艺术,听课后及时反思;自我提升:多刷高考题,积累各类题型。

英语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4252.jpg

         英语组的老师在课堂上,始终将学生放在最主体的位置,师生互动频繁,课堂充实多样,受到了教研员的充分肯定。教研员注重信息传达的时效性,在每位老师的课程结束后,便第一时间与老师进行实施反馈。同课异构的形式使得三位英语老师的课堂各有各的特点,导入活动虽不相同但都紧密联系当堂课的课题,多媒体的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研员指出当前的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适当扩展文本的宽度,巧妙处理课外阅读,求质不求量,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实践性强的关于英文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作能力。

物理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4447.jpg

       根据开学之初的教学计划,三位老师对《功能关系》这一课题进行了同课异构。听完三位老师的课后,教研员对三位老师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1.深入了解教材,了解物理新课程标》,了解学生。2.多进行集体讨论:集组内智慧,更精准,更高效。3.充分二次备课:将集体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教案。4.作业辅导方面:精选、精练、精批、精讲,把握练习情况,调控作业的数量,保障作业的质量,提升作业的品质,实现批阅的准确5.作业面批方面:力争每天各科作业的面批率20%左右,每周的面批率达100%。具体执行不僵化 ,坚持实事求是。

化学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4639.jpg

      结合最新的教育模式,教研员对化学组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实验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环,化学课堂不能脱离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课堂的导入要做到首尾呼应,一个好的情境要有启发性,并且要让情境贯彻在整个课堂中,不能脱离情境。教研员还提出,要注意化学的核心素养,根据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灵活。

生物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4830.jpg

       教研员认为刘佳佳老师课堂,生动、灵动、思维能力培养能力强,重育人、重创新、重探究,是一堂优秀的常态课堂。陆永梦老师自身素质表较好,师生关系融洽,可塑性强。此外,教研员还着重对年轻教师进行了鼓励,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成长建议:首先,要坚持听有经验的教师的完整课堂教学,多虚心学习,诚恳请教;其次,要精细备课,钻研教材,多刷题,以增加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最后,再次强调了对于生物课程标准精准把握的重要性。

政治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4924.jpg

       政治组的两位老师给教研员留下的总体印象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态度十分端正。课堂上,老师们做到了“四个一”—— 一个坚定: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一个贯彻:贯彻融学课堂的精神;一个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一个突出:突出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教研员从集体备课层面和作业层面对教学常规提出了建议。此外,教研员认为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可以使课堂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作业可以根据时政进行自主原创。

历史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5034.jpg

      两位老师在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的基础上,对卷帙浩繁的教材内容进行了以博观约取、执简驭繁、减而不简为原则的取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眺望高处的大气、深处凝思的睿气及细处雕凿的精气,体现了融合课堂下师生融洽、情理交融的基本样态。在学生作业方面,老师们权衡利弊、综合平衡统筹下的智慧,将课堂做减法,学生课堂完成练习,并订正,老师有批阅。教研员相信淮高的历史老师一定会以开阔的胸襟,不断学习、思考、调整,不断超越,源远流长。

地理组

微信图片_20220413195131.jpg

       三节课听下来,教研员感觉两位老师不管对课堂的组织设计还是材料的准备都很用心认真。教学设计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课堂材料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堂课都展现了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教研员给年轻老师提出了实用的建议:1.注重情境的导入;2.注重知识的构建;3.关注课堂融合;4.以学生为主体;5.注重育人。


微信图片_20220413195241.jpg

        在此次教育质量调研活动分析会上,教研室赵卫国主任对我校教学常态和办学模式表示了认可。

赵主任的淮高印象:积极 融洽

      赵主任认为淮高教师的课堂基本达到了“实在、深入、有效”这三个具体要求,各位老师善用小组合作,彰显了5G课堂、融学课堂的理念。他了解到,各学科教研员都充分肯定了年轻老师在第一天被听课督导后,积极落实课堂改进建议和要求,第二天的课堂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形式和效果上都有质的提升,体现出年轻老师较强的可塑性和对课堂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在调研期间,赵主任感受到了学校一直努力营造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学习氛围。大课间的创新活动——“秀我所爱——小舞台大未来”学生风采展示活动,给赵主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从服装的选择到节目的展示,学生都很用心,任何德育活动能让部分学生受用就是成功的”。


薛局长的淮高印象:改变 提升

这是市教研室薛局长第二次来到我校进行教育调研视导,从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从物到人,从外到内,薛局长明显感受到了学校令人欣喜的众多变化,比如,上次调研的时候,有的孩子看到调研团队的老师,会绕道走开,甚至有的孩子会视而不见,但这次来了以后,孩子们的精神风貌明显不一样了,他们更加自信,更加文明有礼貌,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学校的良好教育功不可没。学校的管理质量明显提升、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他强调,在朱校长带领之下,学校的进步是很大的,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向上生长的昂扬活力,有热气、有温度。薛局长表示,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都高度重视淮高的发展,淮中、清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淮清附三所学校联合办学,体现了很强的实验性。

最后,薛局长指出:1.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每位老师做到熟知新课程标准,熟知新教材特点;2.加大对课堂的研究。课堂是质量提升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就在课堂,要不断改进课堂模式。3.加大对课题的研究,要学会命题。教师应将能命像高考一样的试题作为成长的目标,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4. 年轻老师要在听课中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品格。很多的老师成名成家都是从课堂走出来的。



图片

为期两天的教育调研视导工作顺利结束后,我校便立即召开会议传达教研室精神,全方位实施改进措施:教师撰写反思总结报告,备课组撰写改进计划,班主任拟定班级工作整改清单等。为更好地把市教研室的点评意见落实到实处,学校出台了新一轮的改进提升行动计划:一、成就卓越,树立高远目标;二、深化研究,全面提升能级;三、体系再建,破解学科短板;四、多措并举,强化队伍建设;五、目标制导,扎实备课环节;六、学案赋分,强化作业管理;七、提优补差,强化课程建设;八、发扬优势,强化特色凝练。淮高将力学笃行,用信赖共创出至诚至美的团队,让生长成为校园生态显著标志!


教学路上,孜孜不倦,执着于提升成长;交流途中,谆谆教诲,智慧与情怀同在。感谢教研室领导们的辛勤指导,淮高的各位教师将结合教研员宝贵的意见,展开深入讨论,总结经验并做出改进措施。

不负春光,不负未来。此次教育质量调研视导,既是对学校工作的指导,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淮高将以此为契机,不断优化内部治理,打磨办学特色,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优质办学境界。相信在市教研室的引领指导下,我校教学质量也定会不断提升!